在三战,吴国才是亲儿子,这是毋庸置疑的。而在吴国中,太史慈则是亲孙子。吴国的主流阵容弓、骑,有或者没有太史慈,完全是两个量级的存在。在考虑共存阵容时,太史慈的替代品,也是绕不开的话题。
一、撑起吴国半边天
1.游戏中的太史慈
太史慈在三战中的地位,几乎是不可替代的。在吴国阵容中,他是撑起半边天的角色,也是少有的武将和传承战法同等重要的武将。
自带战法:每回合普攻2次,2回合降低敌方50统率!它的BUG之处在于,是个被动战法,优先级在战法中排首位。这个自带战法的描述,足以让太史慈秒杀一众突击将。
传承战法:折冲御侮属于增强版的弯弓,附带了保护主将的效果。从普通赛季到PK赛季,折冲是吴骑的战法选择之一,也是太史慈的标配战法之一。
这个武将在游戏中的露脸几率刀子没有统计过,但只要你翻同盟战报,这个武将总是能被翻到,甚至可以达到一页一次的地步。
上面的这份战报,只是高频率战报的一个代表,太史慈参与的阵容包含陆逊、太史慈、程普的阵容,甘宁、太史慈、周泰的阵容,甘宁、太史慈、程普的阵容,孙权、太史慈、周泰的阵容等。
2.历史上的太史慈
游戏中的太史慈,和历史上的太史慈,地位上是相似的。神亭酣战后,太史慈投靠孙策,从此和孙策一起,扫荡江东。孙策死后,又得到孙权的重要,委南方之事。
和东吴的十二虎臣、四大都督相比,太史慈的功绩也许算不上什么。但这不能否认太史慈在世时,对整个东吴集团的帮助。
整体而言,历史上的太史慈之于吴国,有点类似于黄忠、马超之于蜀国。武力值在吴国仅次于孙策,算是个武力担当。
二、为什么只能做辅助?
历史性因素
太史慈在游戏中沦为辅助,和历史上的这个地位也是有关的。陈寿的《三国志》记载,太史慈的光辉时刻,其实是在投靠孙策之前。神亭酣战孙策,属于巅峰时刻。投靠孙策后,再没有提到过。
这个历史地位,完全就可以理解为是个辅助性的角色。游戏中的太史慈,自然也逃不过这个宿命。
游戏四维属性
太史慈成为辅助的另一个因素,受限于自身的四维属性。按道理讲,八回合16次普攻,每四次降低敌方100统率,仅靠普攻伤害,太史慈就可以成为C位。遗憾地是,武力成长2.09,50级时武力为204,未能挤进前十。
三战的兵刃伤害直接和武力值相关,说白了就是武力值越高,兵刃伤害越高。以太史慈的武力值,很难破防,故而只能沦为辅助。
三、太史慈主C,还有希望吗?
仔细观察武将的话,太史慈和魏国的乐进很像。首先是战法稳定,乐进是稳定的战法伤害,八回合稳定主动战法输出;其次是武力值在同一层级。都属于看着很能C,实际上很鸡肋的武将。
但话又说回来,乐进如今得到了增强,通过士争先赴的战法,有了一席之地。太史慈也并非完全不能C。
如果要让太史慈做主C,就要考虑让他打满八回合,虎踞鹰扬确保前两回合输出,这样两回合后兵刃伤害可以提升14%,再辅之一骑当千的群攻伤害。这种玩法也基本可以规避前两回合的减伤。搭配的难点在于如何让太史慈活过前两回合。
其实和乐进一样,太史慈也有一个专属战法,血刃争锋叠满后普攻伤害可以提升54%。这个战法的弊端在于一回合只能触发一次,也就是说不受神射加成。所以,这个战法给太史慈,也是个鸡肋。相反,如果整个队伍都是靠普攻伤害,血刃争锋或许就能改写太史慈的地位。
如今都在传新赛季SP孙策,不管这个武将什么时候出,只要他真的存在,那么太史慈的第二春也不远了。